1022《阿媽的秘密──台籍「慰安婦」的故事》映後 ☛ 婦援會董事長 葉德蘭

片名:《阿媽的秘密─台籍「慰安婦」的故事》

場次:10/22(日)13:32

主持人:陳俊蓉

講師:婦援會董事長 葉德蘭

 

葉教授提到,今年六月最後一位台灣的慰安婦阿嬤在花蓮過世了。重溫這部片對葉教授來說就像是重新活在那個時空的記憶,直面阿嬤們的創傷,與她們的痛苦同在,一起走過充滿困頓的人生。當時拍攝的起心動念,是看見阿嬤們一個一個地離開,覺得一定要趕快將這些記憶保留下來,當時有很多人願意一起投入這部作品。葉教授也很鼓勵大家去看續集─蘆葦之歌,這部作品比較笑中帶淚,是紀錄阿嬤們復原的過程。

 

葉教授從阿嬤們身上看到了勇氣,從不願意出面到願意站出來發聲,這些勇氣是慢慢長出來的。鼓勵許多阿嬤站出來的原因之一,其實是因為政府願意編列經費補助,百分之九十九的阿嬤家境都很辛苦,回國後還得從零開始,所以提供經費會讓他們願意主動跟婦援會聯絡。當然還是有人擔心拿了補助就會暴露自己這段被羞辱的過去,權衡以後決定不連絡。這些補償一直到今年六月都還有在給,至少要讓阿嬤們生活無虞。

 

影片中這些阿嬤願意站到鏡頭前,其實前期已經歷社工師與心理師多年的陪伴,才走出來。攝影團隊非常尊重阿嬤的主體性,如果她們覺得羞恥不願說也不會逼她們說。其實,阿嬤們最不能接受的是沒人聽她們說心裡話,所以呼應現今的METOO浪潮,最好的方法就是坐在他們旁邊,聽他們說心裡話,陪伴就是最好的療癒。

 

針對日本政府尚未正式對台灣慰安婦道歉的提問,葉教授表示婦援會一直有在持續努力,韓國能成功讓日本向當初被送出去的韓國慰安婦公開致歉是因為民間力量很團結強大,但這部分台灣因為政治因素所以還在努力中。其實婦援會不只是服務台籍慰安婦,也不只關注慰安婦議題,性別暴力中的所有受害者都是婦援會的救助對象,無分性別與年齡。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性別暴力受害者,大家需要知道可以去哪裡求助,若今天身為受害者的朋友,可以做的就是告訴他們資源在哪裡。阿嬤們是先行者,採取這些行動就是對得起他們的展現。

 

葉教授鼓勵觀眾去「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看看,可以透過完整的論述了解阿嬤們受宰制壓迫下的勇氣與韌性,阿嬤們用生命告訴大家這是可以面對的也可以找到生命的出口,說出來就是一種勇氣。活動尾聲,葉教授勉勵各位,勇氣與韌性都是從自己發揚出來的,遭遇痛苦就站出來,希望大家能將片中阿嬤們的勇氣與韌性放在自己身上,貢獻給世間不公不義的事情。

 

文字記錄:徐若瑄

 

攝影:王佳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