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社場所:發聲、抵抗、不再恐懼

在時代革命的當口,為世代正義發聲


文:謝以萱


「你覺得恐懼同希望的關係是什麼?」

「你覺得恐懼與自由的關係是什麼?」


香港導演麥海珊的《誠惶(不)誠恐,親愛的》這麼問道。


過去這段時間,世界各地發生許多事情,無論是新冠肺炎帶來的恐懼、獨裁政權對民主的壓迫、有權力者對他人施加的暴力展現在不同性別、族群、社會階級之間。恐懼與希望、恐懼與自由的關係,相生相剋。


本單元影片從延燒全球的「#MeToo」、「#BLM」運動,一路到各地的民主自由示威浪潮,我們看見年輕世代覺醒的身影,展現絕境如何激發人們的勇氣,催生與恐懼共存的韌性。



#MeToo、#BLM,向世界喊出她們的聲音

無所畏懼:黑人的命也是命》是近年來針對「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反種族歧視運動,最不能錯過的電影。2015年,導演艾許利.歐謝便開始在芝加哥拍攝種族歧視造成的制度性結構暴力:下至員警,上至整個市政、司法體系。影片聚焦兩位芝加哥BLM運動的靈魂人物賈內和貝拉,前者為凝聚非裔女性社群與酷兒聲音的組織成員,後者是「饒舌行動者」(raptivist),從事饒舌音樂創作為非裔女性爭取權利。整部影片正是一場充滿力量的抗爭,展現千禧世代欲將種族歧視、國家暴力於此代終結、立志貫徹轉型正義的決心。


社會運動中,女性與酷兒的聲音少有機會被看見,爭取民主自由的場合,往往充斥父權意識型態,性別高度不平權。「阿拉伯之春」喚醒年輕世代的力量,為北非與西亞區域燃起民主希望的火苗。十年過去,這波運動在世界各地帶來複雜的影響,褒貶不一。當人們歡慶運動推翻前獨裁者穆巴拉克時,象徵革命聖地的開羅解放廣場卻成為女性的禁區,性侵、集體性暴力事件頻傳,在高度父權、保守的社會風氣下,性侵受害者常背負社會污名,身心傷害至今難以平復。


過往以「阿拉伯之春」為背景的影片多著重運動帶來的社會解放與民主自由,薩瑪赫.阿爾卡迪執導的《我心嚮往的‧‧‧》則直視這「解放」光環之外,埃及女性在其中受到的性壓迫與暴力,並未隨著「阿拉伯之春」而改善。電影紀錄女性上街抗議、為遭受的暴力侵害發聲之餘,進而伴隨導演懷孕的過程,連結到她在巴勒斯坦的成長經驗,勾勒並反思身為女性在中東社會受到壓迫的處境。


隨著「#MeToo」反性侵運動在各地掀起浪潮,不少電影處理相關題材,然而《闇夜凝視》便是少數真正由性侵受害者掌鏡的影片。導演卡洛琳娜.莫斯科索透過日記式的影像紀錄、官方檔案等素材,勇敢地自我剖析,直指在性侵事件中受害者的心理狀態、社會大眾的態度、官方制度的粗暴與缺失。這些近乎自傳式的紀錄,不僅指涉勾勒此議題的艱難,創作本身,更是一場重新梳理與集體療傷的過程,讓此電影更加彌足珍貴。


青春路途迷失中》則以瑞士郊區的三名青少女為主角,展現在探索自我、追尋人生方向的階段其身為二代移民、女性的身份,於職場、生活帶來何種不同層面的影響。導演卡琳・希伯莱因極具企圖心地融合各重要議題:移民、階級、職場性侵,對父權社會提出批判之餘,亦細膩刻畫年輕女性之間的陰性情誼。一個夏天的時光,她們人生有了不可逆的轉變。


在動盪的時代,堅守信念,與恐懼共存

除了性別平權、反種族歧視運動以外,我們也親見許多人民正面臨威權統治者愈加明目張膽的獨裁行徑。這些粗暴行為,毫不遮掩地攤在世人眼前。從香港理大圍城、國安法通過、蘋果日報被迫停刊,到要求憲政與王室改革的泰國民主運動、緬甸反政變示威,一方面欣見群眾的覺醒意識,一方面也見證民主價值與言論自由,屢受重挫。網路世代在國際間形成如「奶茶聯盟」(#MilkTeaAlliance)的跨國同盟,儘管身處不同的社會脈絡,仍透過網路科技相互串聯、支援;同時,獨裁者們透過網路科技,展開更加密不透風的監控,人們的自由受到高度箝制。


蘇斯米塔.戈什、林圖.湯瑪斯兩位導演的《焰火書寫》,拍攝一群懷抱言論自由理念、為在地發聲的新聞工作者,她們都是出身印度社會階級最底層的女性,創辦獨立媒體《Khabar Lahariya》(後改為News Wave)。影片呈現這群女性在媒體數位轉型的階段,試圖改變印度的新聞生態,對極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提出深刻的批判。


茱莉安娜・范居爾的影片《噤聲電台》,則紀錄墨西哥記者、電台主持人卡門.阿里斯特吉長期與假新聞、貪腐政權纏鬥的過程,她冒著生命危險架設廣播電台,仗義執言、揭露犯罪真相。儘管擁有網路社群支持,但獨裁政權的威脅亦如影隨形。一如香港導演麥海珊的作品《誠惶(不)誠恐,親愛的》所呈現的「後運動日常」,在動盪不安的時局裡,人人皆活在恐懼之中,無人有把握接下來世界會朝什麼方向運轉。以香港為家的創作者們,如告解般傾吐著擔憂、訴說著對未來的盼望,而電影宛若傾聽著國王有著驢耳朵的樹洞,將這些懼怕與不安一一收納,轉化成足以在亂世中穩定人心的影像力量。


南韓導演李蘭熙的《長假》從另個面向勾勒在社會運動過後的「日常」:單親父親參與勞工運動後,在職場與家庭關係遭逢的困境。寫實地呈現南韓高速經濟發展的背後,最先被犧牲的往往是小人物平凡的生活。


印尼導演法妮.喬蒂瑪的紀錄片《走吧,回家。》是一部不容忽視的真情記事。鏡頭聚焦兩位情繫半世紀的女性卡蜜娜和庫斯妲里妮,年輕時因政治理念而入獄,在監獄裡相遇,相知相惜,既是革命的夥伴,亦是生命的伴侶。影片紀錄兩位女性的晚年,在平凡無奇的日常背後未曾明說的,是長期受到主流社會的孤立與不解。然而,所幸還有這部電影與你我,一同為這段被噤聲的歷史作堅實的見證。


當今日的反常將成為未來的日常時,我們透過電影,看見人們純粹而堅韌的信念與抵抗。願銀幕透出的光亮,能成為迷航者的極星,漂流者的心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