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單介紹

溫度界 Warm Objects

佩姬.阿維許 Peggy Ahwesh 2007 美國 彩色 7分鐘 DCP
播映日期 播映時間 放映地點 參加影人 級數
10/23 21:30 光點華山1廳 輔12
10/26 14:20 光點華山2廳 輔12
運用MIRTHE工程研究中心的紅外線熱像儀,阿維許將凡常的事物轉化成疏離、怪異的視覺圖像,肉眼熟悉的顏色與質地被另種成像標準給取代。搭配印度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名言「真理是戰爭的頭號犧牲品」,以及匆忙寫就的電子郵件,在在暗指動盪時局下的不安與焦慮。

導演

佩姬.阿維許Peggy Ahwesh

重量級美國實驗片創作者、錄像藝術家。自1970年代至今創作不懈,佩姬.阿維許的創作橫跨類比、數位和科技藝術,在媒材的運用切換、影像語言的調度拆解上,叩問性別與文化身分、社會政治之於影像的當代意義,展現出高度異質性的創作軌跡。 生於1954年賓州,女性主義運動、地下音樂與實驗電影場景長成,早年曾師事有「恐怖片之父」稱號的喬治.羅梅羅(George ROMERO),並於匹茲堡的藝術場館Mattress Factory、匹茲堡影像工作者協作社(Pittsburgh Filmmakers, Inc)擔任電影選片人。創作初期受到超8具顛覆性潛力的業餘風格及家庭電影語彙所吸引,將家庭、關係、私密告解等傳統上易被納為「女性議題」的主題重新拆解挪作場景,又不為既有的意義聯想所束縛。 阿維許所運用的媒材從超8到16mm、Pixelvision、數位、電玩、虛擬實境,再跨至動畫新聞、多媒體裝置藝術;拍攝手法交雜敘事、紀錄、民族誌元素,當中不乏表演性的在場,而即興中又自帶虛構成份。他操演著檔案影像或現成影像的多重變形,更玩興大發地拆卸重組類型手法。在不同的工具與媒介之間切換穿梭、挪用、重繹、延展,穿戴意義的同時拒絕任一標籤、也抗拒站上權威性視角的可能。以別具一格的思考途徑,精準映照社會與政治現況,然其不羈又玩味十足的質地,也讓幽默荒謬並存,不設限地擁抱所有無法被輕易詮釋與定義的一切。

佩姬.阿維許Peggy Ahwesh

1983 The Pittsburgh Trilogy
1985 From Romance to Ritual
1985-1995 The Fragments Project
1987 Doppelganger
1989 Martina's Playhouse
1989 The Deadman
1993 Strange Weather
1993 The Scary Movie
1994 The Color of Love
1997 The Vision Machine
1998 Nocturne
2001 She Puppet
2003 The Star Eaters
2004 Certain Women
2007 The Third Body
2007 Warm Objects
2016 The Blackest Sea
2017 The Falling Sky
2019 Kansas Atlas
2021 Curve the Night Sky
2023 OR119

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jfbuchanan@ea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