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eToo之後 After #MeToo
美國人權運動者塔拉娜.柏克在2006年即提出「#MeToo」用語作為反性侵、性騷擾的標語。女性受性迫害的方式族繁不及備載,若加害人為熟識者,或面對職場壓力,以及各種二次傷害的危害,都可能會讓受害者更難向外界求助……。另一方面,日趨嚴重的兒少性侵害及男性受害者也極需被理解。今日「#MeToo」與「Time’s Up」運動延燒全球,為期待台灣能延續發酵這波反制力量,本單元將藉由種種性暴力面貌的呈現,讓觀影者瞭解不同類型受害者,和旁人所經歷的心路歷程。
狂女起駕・復仇襲來:亞洲篇
Lady Avengers: Asia, Women, and Chainsaws
梶芽衣子、尹汝貞、陳萍、邵音音、陸小芬、趙雅芝,一群背負血仇、嫉恨與傷疤的女人曾席捲亞洲影壇,惟如此經典或破格的演出如鬼魅在影史邊緣遊蕩徘徊。本單元收錄五部橫跨七〇至八〇年代初的亞洲電影,將她們請回慾望的神壇:石井輝男的粉紅暴力經典《龍紋怪談》、本土拷貝已遺失,卻在法國尋回的韓國異色大師金綺泳「下女三部曲」之一《火女》、邵氏邪典大導桂治洪結合奇情動作與女權反撲的《沙膽英》、台灣女導演楊家雲在類型公式中偷渡女性意識的社會寫實片《瘋狂女煞星》、還有許鞍華導演作為香港新浪潮初生之犢的大膽實驗《瘋劫》的數位修復版。
「女性復仇」為世界影史中不斷輪迴的母題,復仇的情感煽動與女性的浴血肉身挑逗交媾,創造無上視覺快感。七〇年代歐美反主流文化、女權運動大張旗鼓;隨之而來的流行、次文化加上影視產業的轉型擴張,刮起一股B級片狂潮;女性為主角的「強暴復仇」片集其大成,極盡剝削女體裸露與血腥暴力元素,低俗的高潮背後是女權抬頭與社會階級衝撞下的集體焦慮。本單元聚焦亞洲,以「女性復仇」作為跨越驚悚、任俠、剝削、藝術、寫實等不同類型的敘事母題,打破「女性復仇片」作為B級片產物的刻板印象,重新檢視亞洲電影史中國家、歷史、階級、性別與身體之間的永恆纏結。
愛與希望的灰色維度 Gray Dynamics of Love and Hope
人生的歷程,是從各種不確定因素中,來回確認並釐清事物的本質。這種不斷在均衡與失衡中拉扯,在隨時轉化又不斷重複的灰色地帶中遊走的過程,被稱為「灰度哲學」。女人難為,當面臨母性與財務危機的牴觸、外遇或婚姻的觸礁、疾病和精神崩潰的邊緣、亦或親情或愛情間難捨的愛恨糾葛時,會身處甚麼樣的灰色維度裡?灰色維度又離愛和希望多近多遠呢?伴隨淚水與歡笑,本單元將帶給女性滿滿的療癒能量。
你的國家不是你的國家 When Your Country Is Not Your Own.
獨裁者的霸權政治、歷史遺忘與再次書寫、恐怖分子與戰爭流離、難民兒童的飄渺未來、內戰亡者的遺族心聲、消失中的國界和不被承認的主權……,那些讓人心痛無力的國際新聞,是否只能選擇漠視?有哪些情境讓我們似曾相識?性奴與身體買賣、骨肉離散和家園重建、異地謀生或挺而出聲……,當女性面對國情紛擾,又會面臨何等處境?本單元集結當代全球關注的國家議題,看見「原生與異鄉」、「離散與邊緣」、「政治與個人」之間的各種狀態與離情。
焦點影人:喬瑟琳・薩博 Master in Focus: Jocelyne SAAB
被譽為中東電影史上不可或缺的重量級導演、黎巴嫩紀錄片先驅,喬瑟琳・薩博(1948-2019)的電影不僅佔據黎巴嫩電影開創性位置,更是散文電影類型(Essay Film)的重要鉅作。她的電影充滿詩意,映照出不願輕易妥協的靈魂,有著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詩性的語言與敘事旁白,日記電影般的質地則讓人想起瓊納斯.米開斯(Jonas MEKAS)。但她面對深陷戰火的家鄉,以犀利精準卻不失靈動細膩的手法,紀錄流離失所的人們、荷槍實彈的軍人,乃至砲火轟隆與片刻歇息之間的眾生相,其挖掘戰爭背後複雜層次的驚人細膩度,讓喬瑟琳・薩博的電影風格獨樹一幟。
廣播電視記者出身的她,因黎巴嫩內戰投身戰爭前線,轉為成為紀錄片導演,時年不到三十歲,便以史詩級作品「黎巴嫩三部曲」奠定影史地位。1985年始拍攝劇情片,多元的風格帶出截然不同的韻味,一生創作無數,創作後期更橫跨攝影、裝置藝術等多樣媒材,並於2013創辦文化對抗電影節。
不論紀錄片、劇情片,喬瑟琳・薩博的電影總是負載著歷史重量。經歷戰爭不代表恆定的死寂,破壞乃一瞬的時間軸上,喬瑟琳・薩博的影像採取了積極打撈、處理,甚至建構記憶的位置,藉由記憶與現實的交錯迴聲,對抗遺忘。
亞洲新銳短片 Asian Shorts Shout!
少數群體欲透過電影創作擁有文化話語權,仰賴的不僅是技術門檻的降低,還需要整體社會結構的改變。當代多元政治所提出的省思,除了揭露產製場域中性別與族裔交織運作的影響外,也讓亞洲女性導演的獨到視野有更多發揮的機會。此單元放映的短片不約而同地,皆圍繞著女性不同身分的自我與家之間的緊密交纏、或由此延伸出的偶發事件,凸顯了性別化的家對女性的影響,而每部片別樹一幟的風格,更是令人激賞。
酷兒製噪 Queering Voices
婚姻平權彩虹遍地,一片風光明媚地讓人瞧不見光背後的陰影,聽不見歡呼聲中的雜音。壓迫與結構重疊交錯,讓人或無法或無意躋身於特許的幸福之中。是時候再次走進幽暗,側耳傾聽依然椎心的無聲吶喊,溫柔凝視依然掙扎的怪美妖身。
紀念芭芭拉・漢默爾 Remembering Barbara HAMMER
緬懷故友的其中一個方式,是再次感念她曾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拍過的電影。身為美國酷兒實驗電影的先驅者,她的作品自始至終都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她站在女性、女同志、酷兒這三者時而分立、時而重疊的位置挑戰社會規範及電影體制,關注認同、性、身體,以及年老和死亡。伏流在鋒利批判之下的,是她堅持要為女同志開拓出一方天地的溫柔。請容許我們再一次放映她的作品,也請和我們一起和她對話,想念她。
電影正史ㄎㄧㄤ起來Rocking Cinema History
電影與我們的日常、記憶、歷史交相纏繞,又互爲鏡相。本單元由緬懷幾位重量級影人出發,帶出句句思念與尊敬。除了向影史致敬,也少不了動刀剖析,回視人人都愛的浪漫喜劇,檢視其中的愛情關係。狂了更下重手,起肖竄改電影脈絡及國族歷史,在虛構與真實交會的瞬間,讓整個電影史瞬間鏘掉。其中更藉由犀利的訪問,戳破好萊塢神話,反思電影產業中的性別拉扯。而一次次地回望,不僅僅是我們離不開電影,也是電影之所以為電影,讓它經得起我們不斷回頭凝視。
原生吶喊Original Shouts
在大銀幕上再現原住民如今已不再被白人導演所把持,但儘管奪回了族群文化再現的主導權,原住民電影在發行放映和關注度上仍然有限,由原住民女性所執導的作品更是少見,有意識地與作品相遇,就是在挑戰電影生態圈交織了國家、族群與性/別的多重壓迫結構。原住民女性導演改寫過去的殖民者視角,將性別意識注入歷史文化脈絡之中,強調與土地、生態、水的連結,一方面在傳統文化中找到性/別平等的動能,另一方面也嘗試著與之協商進行再造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