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與影像: 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 #絕版



■ 產品資料

編輯:游惠貞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4/08/30
語言:繁體中文



■ 內容簡介

所謂女性影像作品,是指由女性執導以女性議題為素材,並帶有明確女性意識的電影和錄影帶作品。本書探討了37部女性影像作,共分為身體篇、性別差異篇、媒體篇、人物篇、運動篇、社會篇、實驗篇、理論篇等7篇;所涉及的議題由家庭暴力、墮胎權、語言歧視、同工不同酬到女性內心幽微的自我檢視。而其所關注的領域亦廣及日本、美洲及本土。本書作者群除了電影學者、影評人和影像工作者之外,更有許多來自文學、歷史、社會、教育、播媒體等領域的學者專家:如陳儒修、曾偉禎、傅大為、黃玉珊、張小虹、孫秀蕙、吳瑪俐、李元貞、陳來紅、鍾喬等人。

■ 目錄

前言/游惠貞

身體篇
女性的恩典?——論伊娃‧芮娜與《恩典》/陳儒修
百花齊放,百話齊發—談《波城性話》及《魔鏡,魔鏡》/曾偉禎
在「黃壁紙」中休息的女體——從電影《要你聽話》談起/傅大為
波城性話——身體、影像和聲音的辯證/黃玉珊

性別差異篇
從《極樂》到女同性戀電影/江玫
棒球與女性——介紹《棒球場上的間諜》/羅頗城
愛情.女性.婚姻——淺析《給姊妹們的一小部電影》/李彩琴
不合時宜的影像藝術家/游惠貞
帶血的影像敘事/張小虹
母親也有七情六慾——論《洋二,怎麼啦?》的表現型態/李彩琴
做牛做馬,亦男亦女——俄國電影中的女性/游惠貞
二男一女的異色故事——我看《愛麗絲》/李彩琴

媒體篇
廣告、色情工業與性文化——談《X級》與《放尊重》/孫秀蕙
文詞出頭天——談語言的沙文現象及語言的改變/張郇慧
從《綜藝洗衣機》看鄭淑麗的創作/吳瑪
透過虛構呈現真實——《姓越名南》的質疑與嘗試/游惠貞
開創電影語言的空間——專訪曲明華導演/游惠貞函

人物篇
巫毒女祭司的午後——瑪雅.黛倫的影像紀事/張小虹
最湛藍的眼睛,最憂鬱的女孩——摩里森論種族與性別/胡錦媛
阿媽的故事——平凡人生的詠歎調/黃玉珊
心窗——從光影中尋找方位/黃玉珊

運動篇
從《憤怒之地》談台灣婦運/李元貞
轉變的漣漪——日本女性的自我追尋/洪金珠
記錄饑荒蔗鄉的人民劇場/鍾喬
我的身體我決定/黃毓秀‧李金梅
美髮師的性愛寶典——超越威嚇與扭曲的愛滋防範草根運動/游惠貞
創造台灣歷史的女人——談《旋乾轉坤的台灣女性》/陳來紅

社會篇
女兒的儀式——愛恨交加的母女關係/陳儒修
愛.尊敬.服從——鍾愛他,榮顯他,並服從他/羅燦瑛
無聲的吶喊,有力的回應/游惠貞
女性,妳的名字是新窮/夏林清
探訪/黃玉珊
愛爾蘭的女性與電影——專訪《探訪》導演華爾斯/王怡文
罪城日誌——菲律賓美軍基地的色情工業/鍾喬

實驗篇
冬蟲夏草——實驗影像的思維/黃玉珊
生死循環——專訪《冬蟲夏草》導演上崗文枝/范健祐
為影像開一扇新門——談《狒狒的夢》、《風中耳語》和《水戲》/符詩專

理論篇
差異與觀影快感——談英美女性電影研究/李顯立